
4月18日晚上9点,一名普通的社区志愿者在连续工作四个小时后,终于脱掉了防护装备,按规定做好消杀后,疲累地回到了家。这是他做防疫志愿服务的第十一天,说不累是假的,但更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坚信、坚定且坚守。 他叫王燕,是大连海事工程公司一名有着近14年党龄的老党员。4月8日,一则管控通知使王燕居住的小区成为了众多“管控小区”中的一个,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,王燕立即联系社区,报告自己的身体情况、疫苗接种情况、管控之前的行程轨迹……社区人员笑问:“你这是做过多少回志愿者啦?”“没有啊!”这哪里是有经验,只不过就是一名老党员的使命感让他面对多轮疫情,早有心理准备罢了,在心里到底准备了多久,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。 从那天开始,王燕便开始认真“履职”,每天除了重复且不停歇的说明和解释、反复核实居住人员信息、与社区网格员交换信息,还要小区内不断巡检,他笑称“这十一天我讲的话已经超过我过去半年与客户谈订单时讲的话了,这段时间朋友圈都没人和我比步数了”。4月11日,他为儿子申请,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,他说“我这是党建带团建,年轻人更应该为国尽一份力”,从此,社区志愿队伍里多了一组“老少配”、防疫战线上多了一对“父子兵”。 王燕同志,只是众多老党员中的普通一位,是社区志愿者队伍里的平凡一人,但他让受疫情困扰的群众看到希望,使佩戴在蓝色防护服外的党徽闪光!这是党员标准,更是党员力量!(王雪松 )
|